校外托管“有章可循”——山丹县“四个明确”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11-03  来源:山丹县    浏览次数:392

为回应社会关切,系统解决校外托管机构在资质、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近日,山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山丹县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县在校外托管机构规范管理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长期处于监管“模糊地带”的托管服务立下了明确的“规矩”,为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明确准入条件,设立“硬门槛”。《办法》对校外托管机构的申办程序及经营许可、场所设施、从业人员资质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要求机构必须依法办理商事登记,并在场地安全、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达到法定标准,从源头上杜绝“黑托管”的产生。

明确安全底线,架起“高压线”。《办法》将安全管理置于首位,设专章对消防、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治安保卫及日常活动安全等提出了刚性要求。特别强调了机构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彻底拧紧学生校外的“安全阀”。

明确职责分工,压实“责任链”。《办法》清晰界定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教育、公安、住建、卫生健康、消防救援等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了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联动的联合监管机制。同时,强化了乡镇(社区)的属地管理责任,形成“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服务机制,有效破解了过去“多头管、无人管”的困境。

明确监管路径,实现“全闭环”。《办法》确立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了信息公示、质量评估、风险预警和违规退出机制,实现对校外托管机构从准入、运营到退出的全过程、闭环式管理。

今年以来,山丹县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外托管机构通过入户摸底、登记造册进行拉网式排查,以“实地走访+台账核查+现场反馈”的方式对正常营业的21家校外托管机构开展联合检查3轮次,消除问题隐患286项,督促11家校外托管机构办理了消防备案手续。下一步,山丹县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乡镇(社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办法》精神,同步开展政策宣传和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办法》落地生根,切实将校外托管机构纳入规范化、法治化发展轨道,为广大学生和家长营造安全、放心的校外环境。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
请完成安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