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me }}
11月6日,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共同签署了打击侵权假冒、优化经营主体跨省迁移登记、共建“信用赣鄂湘”、食品生产经营监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协同监管、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跨省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标准化战略合作、计量合作等10项合作协议。
10月31日,记者从四川省委金融办获悉,四川省融资信用基础服务平台“川易贷”正式上线运行,微信小程序进入试运行阶段,成都、绵阳、宜宾、内江、广元、巴中6个首批市(州)子站点同步启用,标志着四川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该省依托“青信融”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涉企金融主题数据库”,创新打造“点碳成金贷”“政采贷”“虫草贷”“拉面贷”等特色融资产品矩阵,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6.4万余笔、金额超457亿元。
近日,《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0版)》印发,明确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抓手,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国一流,实现经营主体提质增效,持续擦亮“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
近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信用代证一件事”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部门间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信用代证一件事”办事系统,实现经营主体、社会组织、自然人“申请即办”。自今年9月15日起,全省实施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申请人申请后,“信用代证一件事”办事系统自动生成专项信用报告。
近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全省安全生产治理水平。
为深入推进全市劳动保障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域内劳动用工环境,按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与分类监管相关要求,天水市逐步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依法用工、诚信经营的良好态势。
税收是国家的血脉,依法诚信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更是其立足市场、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嘉峪关市税务局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纳税意识,推动形成“诚信纳税—信用增值—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营造公平诚信的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连接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重要桥梁,为确保其规范经营,甘肃省白银市税务局着力构建“管理+信用+教育”三位一体监管服务体系,通过“集约化”管理、“信用化”监管、“规范化”培训等举措,全面提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执业水平,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去年11月份,我们公司计划发行企业债,按照以往办理流程,得安排多名工作人员到公安、法院、金融、税务等8个部门分别开具企业和董事、高管、监事人员无违法违规相关证明,需要好几天时间。去年通过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自行打印相关证明,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甘肃平凉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张琨感慨道。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是服务百姓的最前沿阵地,民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这些关乎千家万户的大事小事都是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打卡内容。自党建引领信用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沙河街社区党支部通过不断扎实推进数据归集采集、家庭成员道德品质评议、信用结果运用等任务,引领社区治理向上向善,探索出一条党组织牵头,信用赋能、群众参与,激发社区内生动力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近年来,张掖市生态环境局临泽分局多措并举,以推进生态环境领域诚信建设为抓手,用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全县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以“真监督、督到位”为原则,通过专项整治+常态化检查、线上监测+线下检查相结合,全面消除风险隐患,降低事故风险隐患,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这个中心,狠抓隐患治理,强化责任落实,实施精准监管,全县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营商环境,“信”则致远。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监管效能提升,以完善信用承诺制度为核心,在人力资源服务、劳动力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构建起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信用监管机制,有效提升了人社领域的精准治理与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