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me }}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获悉,该省依托“青信融”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涉企金融主题数据库”,创新打造“点碳成金贷”“政采贷”“虫草贷”“拉面贷”等特色融资产品矩阵,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6.4万余笔、金额超457亿元。
近日,《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2.0版)》印发,明确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为抓手,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国一流,实现经营主体提质增效,持续擦亮“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
近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信用代证一件事”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部门间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信用代证一件事”办事系统,实现经营主体、社会组织、自然人“申请即办”。自今年9月15日起,全省实施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申请人申请后,“信用代证一件事”办事系统自动生成专项信用报告。
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丁剑华9月28日在2025年“诚信兴商”北京主题日活动上表示,商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商业发展的基石。
近日,一场以“立诚信美德 育品格之花”为主题的企业诚信建设培训会,在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举行。活动通过政策解读、保险介绍、评级讲解和遴选指引等多方面内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用知识和服务,吸引众多企业代表参与,在信用知识的交流碰撞中,共探诚信发展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全市劳动保障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域内劳动用工环境,按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与分类监管相关要求,天水市逐步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依法用工、诚信经营的良好态势。
税收是国家的血脉,依法诚信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更是其立足市场、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嘉峪关市税务局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纳税意识,推动形成“诚信纳税—信用增值—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营造公平诚信的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连接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重要桥梁,为确保其规范经营,甘肃省白银市税务局着力构建“管理+信用+教育”三位一体监管服务体系,通过“集约化”管理、“信用化”监管、“规范化”培训等举措,全面提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执业水平,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去年11月份,我们公司计划发行企业债,按照以往办理流程,得安排多名工作人员到公安、法院、金融、税务等8个部门分别开具企业和董事、高管、监事人员无违法违规相关证明,需要好几天时间。去年通过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自行打印相关证明,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甘肃平凉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张琨感慨道。
纳税信用,一头连着纳税主体的意识和发展,一头连着税务部门的服务与监管,不仅是企业合规经营的“成绩单”“晴雨表”,更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甘肃税务部门聚焦让纳税信用“软实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持续优化纳税信用评价和管理体系,高效助力企业,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税力量”。
聚焦生产环节,抓源头控风险。严格食品生产监管,强化对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高风险企业的日常检查与体系检查,全年累计检查相关生产企业62家次,覆盖率达100%。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重点打击无证生产、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今年共查处相关违法案件3起,从源头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近日,临泽县卫生健康局配合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对辖区内托育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并同步进行诚信经营主题宣传。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群众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信用体系的意义和作用,增强群众诚信意识,提高群众诚信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临泽县平川镇组织开展了一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