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me }}
白银乡紧紧围绕基层草原生态保护核心职责,以禁牧区执法为切入点,创新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信用信息公示机制,将信用约束深度融入执法工作,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增强了违规震慑力、提升了诚信意识的多重成效。
标准先行,实现公示“清单化”管理。以县级任务清单为指引,明确公示的“硬标准”。内容上,实现执法全流程覆盖:事前公示政策边界,事中公示权力程序,事后公示结果与修复途径。时效上,严格对标“双公示”要求,行政处罚7日内、巡查结果20日内、信息变更7日内必须公开。机制上,形成“乡统筹、站落实、专人审”的责任闭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精准施策,打通公示“最后一公里”。针对牧区地域广、牧民分散的特点,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入户”的精准公示策略。
事前预警:通过公示栏、微信群广泛宣传,并由执法员、管护员上门解读“一次违规记不良信用、两次列入重点监管、三次限制政策扶持”的信用联动规则,强化源头预防。
事中规范:执行亮证执法,现场告知权利义务,规范制作并确认《执法检查记录》。今年开展的28次巡查、10次现场公示均平稳有序,零纠纷。
事后联动:处罚结果第一时间录入“张掖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同步进行乡村两级实地公示,形成监管合力。目前已公示8条处罚信息,警示效果明显。
成效显著,形成“守信受益”良性循环。在信用公示全流程机制的作用下,“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良性导向已然形成。其成效具体表现为:监管效能因案件数量大幅下降60%而提升;牧民守法意识因对政策的深入理解而普遍增强;执法行为在机制倒逼下实现全年规范运行与“零投诉”。 这一系列积极变化,共同为草原生态保护构筑了坚实的诚信防线。
下一步,白银乡计划在动态公示信用等级、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加强典型案例宣传等方面继续深化,让信用公示更好地服务于草原生态保护大局。
肃南:马蹄藏族乡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全力打造“诚信乡镇”
发布时间:2025/11/07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