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用好信用“金钥匙” 提升人社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5-11-26  来源:信用中国    浏览次数:20

营商环境,“信”则致远。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监管效能提升,以完善信用承诺制度为核心,在人力资源服务、劳动力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构建起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信用监管机制,有效提升了人社领域的精准治理与服务水平。

事前强化信用承诺,筑牢监管基础

推行“承诺即办理”,提升服务效能。在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劳务派遣审批、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等多个事项中,推行容缺受理型、证明替代型信用承诺。申请人就其符合审批条件、提交材料真实性等作出书面承诺后,审批部门即可先行受理,打破了“材料不齐不能办”的传统困境,实现了从“重审批”向“重信用”的转变。建立承诺信息库,夯实数据根基。严格按照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要求,将信用承诺及履行情况全面、规范地归集至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动态更新的“信用承诺档案”。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确保了承诺信息“可查、可核、可用”。衔接信用评价,强化承诺约束。将市场主体履行承诺情况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直接关联其信用记录。对守信践诺者,在监管频次、服务便利等方面提供激励;对违背承诺者,依法依规实施限制,显著增强了信用承诺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事中实施分类监管,提升执法效能

建章立制,明确监管标准。先后出台劳务派遣、民办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等机构的信用分级评价管理办法和《张掖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等制度文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指标与程序,为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差异监管,实现精准施策。根据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对市场主体实施精准画像。对245家获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级的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等级较低、风险较高的主体,则加大检查力度,实施重点监管。深化诚信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宣传引导与制度建设并重,结合“诚信建设万里行”等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和企业普及信用法规政策,并结合人社工作实际,重点解读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领域的诚信要求,让信用意识深入人心,努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事后严格失信惩戒,形成有力震慑

加强行刑衔接,提升办案效率。深化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部门的协作,建立行刑联动机制,为农民工欠薪案件开辟“绿色通道”,极大提升了案件查处效率。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1件,形成有力震慑。规范名单管理,依法公布惩戒。严格落实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依法将2户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为3户完成整改的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引导其重回诚信经营轨道。联动行业管理,筑牢信用防线。在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资格考试等领域,严格执行诚信档案管理,明确规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不得报考或录用,对考试作弊等行为当事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
请完成安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