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me }}
11月7日,在黑龙江省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安虎贲介绍,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始终锚定促进畅通经济循环目标,着力破除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卡点堵点和“隐性壁垒”,积极建立了一批有利于经营主体竞相发展的政策制度,让市场环境更加公平、竞争生态更加净化、市场循环更加畅通。
近日,记者从“资金流水润千企 信用融通兴万商”——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青海西宁专题推广活动暨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会上获悉,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运行推广一年来,青海省内主要银行(含2家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均已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累计查询资金流信用信息1.46万次,依托资金流信用信息促成融资31.97亿元。
11月6日,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共同签署了打击侵权假冒、优化经营主体跨省迁移登记、共建“信用赣鄂湘”、食品生产经营监管、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协同监管、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跨省域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标准化战略合作、计量合作等10项合作协议。
“以前贷款,流程复杂又漫长;现在通过机制,银企直接对接,省了太多周折!”在日前举办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金企融资对接大会现场,一企业相关负责人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这场对接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促成22笔企业与银行的融资意向签约,授信金额919亿元。
诚信纳税不仅是法律义务,也是企业积累社会信任的“隐形资产”。辽宁税务部门通过引导企业遵循合规政策、帮助建立内控机制,联合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帮扶团队等措施,引导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带动,将“合规自律”与“行业共进”深度融合,带动一批企业筑牢发展根基。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甘肃成县抛沙镇东罗村农家书屋的木质书架上,村民们正在专门阅读农技书籍,几名孩子围坐在阅读区翻阅绘本,管理员台富霞忙着整理新到的图书——这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正是当地农家书屋提质升级后的日常景象。
近日,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全省安全生产治理水平。
为深入推进全市劳动保障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域内劳动用工环境,按照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与分类监管相关要求,天水市逐步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依法用工、诚信经营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财政局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主线,以金融服务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搭建对接平台、推广普惠工具、推动银企协同,实现全县金融业核心指标快速增长,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有力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将诚信建设融入法治轨道,让法治诚信成为企业信赖、群众满意的“温暖”标签。让成县多家企业与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这份“诚信”带来的便利与保障。
为切实解决辖区居民“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问题,近日,蓼泉镇积极践行服务理念升级,从“坐等群众上门”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组织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政务服务代办帮办。同时,社区以“信易+政务”模式,将居民个人信用与政务服务挂钩,让信用良好的居民不仅能享受“家里办”的便利,还能解锁优先办理、全程加急等专属服务,以暖心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金融领域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甘州区财政局联合区营商环境局走访驻区各银行金融机构,就提升获得信贷环境、金融业增加值、融资平台推广应用等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近日,甘州区火车站街道张火路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及沿街商铺,开展了一场以“深耕社会诚信体系,共建和谐美好社区”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张掖市以打造“政务诚信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试点”为契机,以《张掖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法治基石,从制度构建、技术赋能到结果运用全程发力,推动政务诚信从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量化、可考核、可提升的硬标准,为西部城市政务诚信建设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