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捷径?警惕“保分班”陷阱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信用中国    浏览次数:42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10月9日开启网上预报名。有报道称,一些考研辅导机构在网上宣称“内部资源”“保分包过”,且保证初试不过可退费,以此诱导考生购买课程。不少考生付钱后表示,“所谓的‘保分班’根本不保,钱也不退”。

“保分班”不保分,涉嫌虚假宣传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庞大市场需求下,考研辅导机构应运而生,有些在帮助考生收集信息、分析考情、提供指导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也有一些机构打着“保分”“保过”“保录取”的幌子诱导考生走“捷径”,从而收取高额费用,即使承诺无法兑现也不配合退款。

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一些考研辅导机构暗示性“保分保过”已经涉嫌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贻害不浅

一些考研辅导机构的伪辅导宣传语纯属忽悠人,真面目就是要“割韭菜”。这种考研“保分班”,不仅浪费考生的时间和金钱,更可能影响考生对研究生考试公平公正度的信任,贻害不小。

此外,虚假宣传的“保分班”实际上也是对教育培训行业口碑的败坏。一个行业的兴盛需要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经营者诚信经营,营造行业清朗风气;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真实需求合理选择商品进行交易。一旦经营者涉及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会破坏市场公平,导致同行业的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考研辅导乱象亟待整治

针对考研辅导乱象,一方面要规范机构的信息发布行为,各个信息发布平台尤其要守土有责。另一方面,针对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职能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不能让无良机构横行市场,要切实维护好考生的合法权益。

此外,教育培训行业内部也要相互监督,塑造清朗的市场经营风气,打造良好的行业口碑。考生在选取考研辅导机构时应当根据自身需求量力而行,克服“走捷径”心理,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障机构寻求帮助。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
请完成安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