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检察院:22项举措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兰州日报    浏览次数:68

  近日,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出台《兰州市人民检察院“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依法平等保护、高质效履职办案、凝聚履职合力、巩固成果和持续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接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从严厉打击犯罪、强化法律监督、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履职效能四个方面,提出22项具体举措,全面助推兰州检察护航营商环境能级水平提升。

  《实施方案》要求,依法惩治妨害企业生产经营犯罪、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影响企业发展的职务犯罪、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等,重点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非法高利放贷、强买强卖、插手民间纠纷等涉黑恶犯罪,依法严惩非法集资、贷款诈骗等金融犯罪,加大对犯罪产业链中“空壳公司”的打击力度,依法监督纠正问题企业以恶意注销、虚假破产等手段逃脱监管、逃避责任等情形,依法保障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依法惩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逃税、走私等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依法打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市场准入、招商引资等职务便利实施索贿受贿犯罪和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非法同类经营、为亲友牟利等犯罪,保障全经营主体依法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实施方案》强化“四大检察”协同联动,持续做优涉企刑事检察全流程监督,深入推进涉企“挂案”清理工作,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强化对案件“查冻扣”等强执行措施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精准开展涉企民事检察监督,对于涉企民事纠纷案件,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民事检察和解工作,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推进涉企行政检察监督,主动融入执法司法监管格局,督促纠正突出问题,为企业发展排忧解困;强化涉企公益诉讼监督,积极探索开展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新领域涉企公益诉讼监督。

  《实施方案》明确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深化恶意诉讼监督,努力铲除“蹭名牌”等不法侵权行为,为兰州本地特色品牌、优质农作物品牌、文化传承与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检察保障;助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全面贯彻落实省检察院与甘肃监管局联合会签的《关于加强执法司法衔接协作备忘录》,凝聚金融检察与金融监管工作合力。立足兰州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等利好条件,筑牢“一带一路”便利法治保障;助力构建和谐共赢的劳动关系,依法打击职业骗薪犯罪,积极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探索开展妇女、残疾人就业平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农民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统筹构建检察品牌矩阵,组织“一院一品”特色营商环境创建,鼓励县区检察院聚焦国际陆港、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科创园区建设等战略大局,在企业服务、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推出检察服务营商环境新举措,激活新质生产力法治引擎;运用检察建议助推涉企问题治理,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进一步深化“业务主导、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强化数字检察赋能营商水平。

  《实施方案》提出,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落实“府检联动”机制,主动加强与政府各部门沟通衔接,推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数据融合共享、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等常态化协作机制,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释放检察监督新动能;深化“检联商会”活动,强化检调对接;优化案件受理机制,持续擦亮“兰枫春煦”控申品牌,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兰州检察样板;夯实营商环境基层基础,提供诉求受理、权利救济、风险防控等一站式司法服务。同时,营造清朗网络发展环境,系统把握网络发展趋势,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法律风险,靶向治理“网络水军”造谣伤企等乱象;加大普法宣传和以案释法力度,及时发布相关法律指引,筑牢网络法治“隔离带”,推动建设法治企业、清廉企业,助力兰州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
请完成安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