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em.time }}

天津城市个人信用“海河分”小程序,以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数字底座,科学构建自然人公共综合信用评价模型,将“不可见的”信用数据转化为“可见”的市民信用分,助力天津以信用手段赋能数字社会向更普惠可及的方向发展。
日前,《三亚市教育局关于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的通知》发布,明确7月18日起,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首贷及续贷开始受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助力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金融监管总局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近日制定发布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税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重庆纳税“信用账户”累计推送提示提醒信息超303万户次,其中事前提醒88万余户次,事中提醒214万余户次。通过阅读纳税“信用账户”提醒消息,企业自行纠正失信行为26万余次,纠正失信行为从而加分至上一信用级别的有1.4万户。
如何让企业的“知本”变“资本”?今年,湖北十堰科技部门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将企业的专利技术变成“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去年11月份,我们公司计划发行企业债,按照以往办理流程,得安排多名工作人员到公安、法院、金融、税务等8个部门分别开具企业和董事、高管、监事人员无违法违规相关证明,需要好几天时间。去年通过信用中国(甘肃平凉)网站自行打印相关证明,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甘肃平凉市城投集团副总经理张琨感慨道。
2025年甘肃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启动暨业务培训会议日前在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甘肃省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0.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8.09万人,贷款金额与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纳税信用,一头连着纳税主体的意识和发展,一头连着税务部门的服务与监管,不仅是企业合规经营的“成绩单”“晴雨表”,更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甘肃税务部门聚焦让纳税信用“软实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持续优化纳税信用评价和管理体系,高效助力企业,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税力量”。
今年以来,甘肃省以建成“西部领先、全国靠前”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统筹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改革,着力破解经营主体痛点堵点,高标准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取得积极成效,诚信甘肃效应得以持续释放,市场活跃度显著增强,市场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们连续三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现在到办税服务厅可以走绿色通道。”甘肃先风同创风电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办税员崔海霞说,现在来营业厅办税,可享受“免预约、免排队、专人对接”的VIP服务,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2025年6月30日,由甘肃省营商环境建设局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河西五市“信用+文旅”工作会议在张掖市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河西五市(张掖、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携手开展“信用+文旅”工作,促进信用理念与文旅市场深度融合,为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企业从“被动守法”向“主动治污”转型,近年来,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将诚信体系建设与助企纾困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入企普法、机制构建、专业帮扶、宣传教育,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营商环境优化双提升。
“以前觉得非营运客车拉运劳务人员也没啥问题,经过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宣传,我了解到了非法营运的危害,现在明白了只有把手续办齐全合法经营心里才踏实。”近日,在张掖市民乐县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窗口,原本从事非营运的客车司机梁兴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提交了营运客车办理申请后感慨道。
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临泽县分中心以切实维护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各方主体合法权益为目标,持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流程,通过靶向发力,精准解决交易活动中的顽疾杂症,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根据甘肃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做好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受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确保我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有序开展,现将肃南县2025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受理工作公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