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time }}
“十四五”以来,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丹县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双轮驱动,全面深化市场改革,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累计完成交易项目1170项,交易总额达71.64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聚焦“平台”整合,实现交易体系新跨越
我们以全流程电子化和平台深度整合为目标,推动交易服务实现从“有”到“优”、从“线下”到“线上”的根本性转变。

一网通办,全程电子化:主动对接国家统一大市场,完成系统迭代升级,与省市平台全面贯通。项目登记、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全网办、不见面”。
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在巩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四大传统板块的基础上,积极将农村集体产权、矿业权等要素资源纳入平台交易,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确立了“平台之外无交易”的良好格局。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树立营商环境新标杆
我们始终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核心,着力破解交易环节中的堵点、难点,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公平准入“零障碍”:加强招标文件合规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率100%,确保所有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
降本减负“零门槛”: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
高效服务“零时差”:项目进场“随来随办”,关键环节限时办结,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不见面开标”。设立“首问负责制”与“绿色通道”,为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全流程跟踪服务,并实行“7×24小时”轮班制,做到“极速响应、全时在线”。
三、拥抱“数字”变革,引领智慧交易新阶段
我们紧跟技术前沿,全力打造“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让交易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

“不见面”开标常态化:建成标准化“不见面”开标大厅和评标室,企业可远程解密投标文件,仅此一项即为企业节约投标成本约3574万元。
远程异地评标高效化:与省内县市建立协作机制,实现专家资源跨区域共享、项目跨区域同步评审,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为预防交易腐败提供了技术支撑。
数字证书互认全国化:成功接入国家移动CA互认平台,市场主体凭一套证书即可全国通用,实现了“一网通办”、扫码签章,彻底打破地域壁垒。
四、强化“智慧”监管,塑造公平秩序新面貌
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守护交易市场的“阳光”与“透明”。
全过程信息公开:严格执行交易信息“六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流程智慧监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交易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自动预警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传统的“人盯人”见证升级为数字化“云见证”,确保交易全过程真实、完整、可追溯。
全方位协同监管:加强与发改、财政、审计等行业监管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健全线索移送与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立足新起点,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丹县分中心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构建更加统一规范、开放透明、高效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丹实践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小设施承载大温暖——县政务服务中心升级便民服务 提升群众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5/11/17山丹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推动全县建筑行业迈向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11/14山丹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
发布时间:2025/11/05文章搜索